[点晴模切ERP]聊聊用友网络的五款产品:BIP、U9C、U8C、YonSuite、U8+
当前位置:点晴教程→点晴ERP企业管理信息系统
→『 经验分享&操作答疑 』
这五款产品是用友在 “平原战争” 与 “高原战争” 中部署的立体化产品矩阵,本质是用友从软件许可模式向云服务订阅模式全面转型过程中,针对不同客户阶段、不同需求层次推出的战略产品。
一、浅谈BIP优劣势 用友的“战略皇冠”和生态基座。它的目标是通过BIP实现“国产化替代”,在大型、超大型集团客户市场建立绝对优势,并构建一个类似Salesforce Force.com的PaaS生态。这是用友迈向平台化公司、提升估值天花板的关键。
1、战略高度与生态威力:不仅仅是ERP,更是一个PaaS平台。其核心优势在于构建生态,通过YonBuilder低代码平台和YonLinker集成平台,吸引ISV和客户共同创新,目标是成为企业级的“操作系统”,实现网络效应。 2、国产化替代的“王牌”: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,BIP是冲击SAP、Oracle在大型国企、央企及巨头企业中垄断地位的最有力武器,享有巨大的政策红利和市场窗口期。 3、技术架构的先进性:真正的云原生、微服务、中台化架构,理论上具备更好的弹性、扩展性和迭代速度。
1、实施复杂度与成本噩梦:功能过于庞大和复杂,导致实施周期极长,成本高昂,对合作伙伴和顾问团队的能力要求呈指数级上升,极易出现项目烂尾或投资回报率不达预期。 2、“平台”与“应用”的失衡:在打造强大平台的同时,其核心应用(如财务、制造)的功能深度和成熟度,尤其是在与U9C这种深耕多年的产品对比时,在某些场景下可能被客户诟病为“大而不全”。 3、内部消耗:巨大的研发投入是公司亏损的主因之一,如果市场增长不能尽快消化投入,将面临巨大的内外压力。 二、浅谈U9 Cloud优劣势 深耕离散制造行业的“隐形冠军”。它的战略任务是守住一个利润丰厚、门槛高、对手难以攻入的利基市场。中国市场需要深度行业化,制造业是根基。U9C的存在确保了用友在核心制造业的话语权和持续现金流。它可能不是增长最快的,但却是最稳固的“护城河”之一。
1、无可争议的行业深度:在复杂离散制造(如电子、汽车、装备制造)领域,其多组织、多工厂、项目制造、精细成本核算的能力,在国内几乎没有对手。它吃透了中国离散制造的复杂业务场景,建立了极高的壁垒。 2、极高的客户粘性:一旦成功部署,替换成本极高,客户粘性极强,能带来持续稳定的维护费和服务收入。 3、云化升级:相比传统U9,U9C提供了公有云、混合云等更多部署选择,满足了客户上云的初步需求。
1、市场天花板肉眼可见:其专注的细分市场规模有限,增长潜力无法与广阔的中端市场或公有云SaaS市场相比,注定它无法成为驱动用友未来增长的主引擎。 2、技术架构的“历史包袱”:虽冠以“Cloud”之名,但其内核是传统U9的云化升级,而非从零构建的云原生架构,在真正的多租户、弹性伸缩和产品体验上,与YonSuite有代差。 3、被融合的命运:从长远看,其最宝贵的制造内核可能会被逐步融合到BIP的“制造中台”中。(注意是“融合”而非“替代”,但融合之后,既然BIP有了相同甚至更加强大的制造中台,那U9C未来的发展战略就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了。是基于这个中台进行重构?或者逐渐定位为BIP在制造领域的一个“超级行业插件”?我们多年以后再来定论) 如何定义U9C与BIP的关系,是让U9C独立发展,还是坚决将其能力沉入BIP平台?这关系到研发资源是“复制”还是“聚焦”。 三、浅谈用友U8+优劣势 U8+的战略任务非常现实:贡献稳定现金流、维持庞大的渠道伙伴体系、守护庞大的存量客户群。转型需要钱,需要时间。U8+就是转型期的“粮草”和“稳定器”。不能盲目放弃这块巨大市场,而是要通过“+云”(比如为其嫁接畅捷通、银企联、转换YS等云服务)的方式,逐步引导存量客户向云迁移,为最终向BIP/YonSuite过渡争取时间。
1、无与伦比的市场与渠道根基:中端市场的“现金牛”和“渠道压舱石”,是用友业务规模的基础、渠道体系的根基和利润的重要来源,品牌认知度深入骨髓。是无数中小企业的起点。 2、极致的成熟度与稳定性:经过二十多年的迭代,产品极其稳定,功能满足中小企业“财税贸一体”核心需求绰绰有余,是“不会错”的选择。 3、现金牛:传统的许可证模式为集团贡献了至关重要的当期现金流,为转型输血。
1. 技术架构的“原罪”:基于古老的C/S架构,尽管可以通过虚拟机实现“云端部署”,但本质是伪云,“旧瓶装新酒”。在用户体验、移动化、连接性、迭代速度上与新时代需求格格不入。 2. 被SaaS降维打击:正遭受来自YonSuite、金蝶云星辰等纯SaaS产品的猛烈冲击。后者更低的入门成本、更优的移动体验、更快的迭代速度,正在疯狂收割新生代企业主。 3. 渠道转型的“绞索”:庞大的传统渠道伙伴体系是其优势,也是其向云转型的最大包袱。涉及商业模式(从一次收款到分期收款)、人员技能、服务模式的彻底变革,阻力巨大。 四、浅谈U8 Cloud优劣势
1、渠道的“安抚剂”:为U8+庞大的渠道伙伴提供了一个“云产品”去参与竞争,缓解了他们的焦虑,避免了渠道的剧烈动荡和流失。 2、平滑过渡:对于恐惧彻底改变但又希望尝试“云”的U8+老客户,U8 Cloud提供了一个迁移成本相对较低的选项。
1、战略定位尴尬:它本质是 “U8+ + 虚拟机” ,或者很多年前的NC57,技术架构毫无创新,是用友产品线中 “最不云”的云产品。它的存在模糊了用友“真云”的战略主张,让市场和客户困惑。 2、左右互搏:它不仅对外与YonSuite等真云产品形成冲突,对内也与U8+自相残杀,分流了本该升级到更先进平台(YonSuite)的客户。 3、没有未来:这是一种过渡性、防御性的临时方案,从技术趋势看注定会被淘汰。在其上的任何投入从长远看都可能是一种浪费。 如何处置U8 Cloud? 这是一个战略级难题。保留它,会延缓真云转型;放弃它,可能引发渠道动荡。高层必须在“短期稳定”和“长期正确”之间做出艰难抉择。 五、浅谈YonSuite的优劣势 YS的首要战略任务不是立即创造巨额利润,而是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市场心智和份额,尤其是对抗金蝶云星辰等SaaS对手。它代表用友有能力做出真正的、国际标准的SaaS,并能吸引新一代客户和生态伙伴。YonSuite是BIP理念的SaaS化实践,是“用友云”品牌的尖兵。
1、纯正的SaaS血统:基于BIP PaaS平台构建,是真正的多租户、云原生SaaS。具备所有SaaS的理想特性:快速上线、零维护、按需付费、持续更新、最佳用户体验和TCO(总拥有成本)。 2、天生全球化与社会化协同:基于一个平台设计,天然支持多语言、多会计准则、多地点、多法人协同,非常适合现代的新兴企业、互联网企业、集团分支机构。 3、代表未来:是用友向资本市场讲述增长故事的核心载体,其订阅制收入模式(ARR)是估值重塑的关键。 4、与BIP生态同源:作为BIP上长出来的SaaS应用,可以无缝享受BIP的平台能力和生态资源,未来扩展性无限。
1、功能深度尚需打磨:相较于U8+、U9C在特定领域多年的沉淀,YonSuite作为新产品,在功能的深度和业务场景的覆盖颗粒度上,尤其是在复杂的制造和财务领域,仍需时间积累。 2、渠道冲突与能力错配:传统的U8+渠道伙伴在销售、实施、服务YonSuite时面临巨大挑战。订阅制收入模式也会短期内影响渠道伙伴的现金流,转型动力不足。 3、市场接受度考验:需要教育市场接受“数据全部上公有云”的理念,并直面与金蝶云星空等产品的白热化竞争,获客成本高。 写在最后:关于用友的一些思考 1、如何再造渠道? 这是转型成败的命门。能否成功将渠道伙伴从“软件经销商”转变为“云服务顾问”,决定了YonSuite和BIP能否快速规模化。 2、技术层面的打通与融合:确保YonSuite和BIP共享同一PaaS底座,加速创新同步。探索U8+/U9C与BIP平台的集成方案,让传统产品客户能平滑享受到BIP的生态能力(如采购云、税务云、银企联云等),作为增值服务,“以新带老”。 3、未来的可能性演进:①U8+最终会逐步被YonSuite覆盖和替代,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。当前策略是最大化其现金流价值,同时引导其客户群逐步迁移;②U9C最宝贵的制造内核应逐步沉淀为BIP的“制造中台”或“精智制造云”,成为BIP攻克大型制造企业的核心武器,U9C自身则可聚焦于中型制造市场;③YonSuite & BIP是绝对的未来。YonSuite负责“量”,快速覆盖SaaS市场。BIP负责“质”,攻坚顶级客户,树立标杆。 王文京领导下用友的战略蓝图是清晰的,但执行难度是地狱级的。用友也正在用今天的亏损和混乱,赌一个云时代的未来。最终,这场“五箭齐发”的战役成功与否,取决于用友能否成功驾驭传统与创新、深度与广度、许可与订阅之间的巨大张力,实现平稳而坚决的战略转型。这条路很长,但方向是正确的。 阅读原文:原文链接 点晴模切ERP更多信息:http://moqie.clicksun.cn,联系电话:4001861886 该文章在 2025/8/28 15:26:17 编辑过 |
关键字查询
相关文章
正在查询... |